本书立足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》,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,贯穿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面,力求实现以下几个目标:
1. 真实性
通过案例引导、任务驱动,立足日常生活、社会生产和专业产业相关的服务性情境。
2. 实践性
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实际的劳动过程,手脚并用,躬行实践,培养勤观察、善思考、会动手的能力,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3. 导向性
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、感悟收获的快乐,继承优良传统,彰显时代特征,增强获得感、成就感和荣誉感。
4. 创造性
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培养劳动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鼓励和激发创新创造。